《表3 新公路和老蓬顶集水区快速径流与有关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表3 新公路和老蓬顶集水区快速径流与有关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林区公路对南岭森林集水区径流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和*分别表示在0.01和0.05水平显著相关;W1和W2:分别为新公路集水区(实验)和老蓬顶集水区(对照);AP7:前7天降水量;I30和I60:分别表示最大30 min和最大60 min雨量;AHRD:平均小时雨强;表2中左下部分的数据属于新公路而右上角部分的数据属于老蓬顶

为了分析公路对集水区径流的影响,必须先了解所研究的集水区产生快速径流主导因素。实际上影响快速径流的因子很复杂,集雨面积、集水区形状、坡度、地形地势和海拔、岩石类型、土壤类型及其性质、植被类型及其覆盖度、气候条件(尤其降雨特性)等都对径流和快速径流产生影响,而就本研究的2个集水区而言,它们的以上因子基本相同(表1、表2及图1),唯一不同的是公路的干扰。不同场次降雨过程所产生的快速径流存在较大差异,为此,基于79场(W1)和87场(W2)P≥5 mm的次降雨及其径流的监测、每次降雨-径流的基流分割和快速径流计算,将两集水区各次降雨过程中产生的快速径流与P、PD、AP7、I30、I60、AHRD、Fi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个集水区的快速径流都与P(r2>0.925,P<0.01)、PD(r2>0.563,P<0.01)呈极显著相关;此外W1的快速径流还与I60(r2=0.394,P<0.01)呈极显著相关,与I30(r2=0.276,P<0.05)显著相关,而W2的快速径流与I30和I60没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关系,但与AP7呈显著相关(r2=0.292,P<0.05)(表3) 。以上结果表明,林区公路修建的水泥硬化路面以及修路过程造成的侵蚀沟壑使森林集水区更容易产生快速径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公路及排水沟使集水区水分运动路径改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