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峨眉山降水气团轨迹的簇平均降水pH和K值》

《表3 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峨眉山降水气团轨迹的簇平均降水pH和K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峨眉山酸雨的长期变化趋势》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现将1992—2015年分为1992—2005年和2006—2015年两个时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前后2个时段峨眉山降水p H、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的趋势变化存在阶段性差别(表3)。2006—2015年的降水pH值平均年变率为0.09,不仅明显高于1992—2005年的年变率(0.03),也明显高于1992—2015年整个时段的平均年变率。同样,2006—2015年的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平均年变率分别为-2.3%和-2.7%,其下降趋势比1992—2005年(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的平均年变率分别为-2.1%和-2.1%)和1992—2015年整个时段(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的平均年变率分别为-1.5%和-1.7%)都更加显著。这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峨眉山地区的酸雨污染持续处于缓解改善的趋势,自2006年起这一趋势又进一步明显地加快。在2.4节中的气团后向轨迹分析显示,约七成的峨眉山地区降水气团源自四川盆地范围,因而在图4(a)给出了四川、重庆两地1990年以来SO2排放量变化的数据[36-38]。可以看出,在2006年以前,SO2排放量的变化较为平缓,重庆地区以下降为主调,四川地区以上升为主调,而自2006年起,在我国各级政府连续实施“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相关减排措施[39]后,两地的SO2排放均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尤其是在2011年以后,两地SO2排放量的下降更为显著。毫无疑问,2006年以后四川、重庆两地SO2排放量的持续下降是峨眉山酸雨状况显著改善的首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