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文献收集的我国海洋生物对于放射性铯的吸收及富集系数》

《表2 文献收集的我国海洋生物对于放射性铯的吸收及富集系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137)Cs在我国滨海核电周边海洋生物的富集及生态风险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于铯易于被水生生物吸收,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日本福岛核事故中铯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报道最为集中。自核电站发生爆炸至今,不断有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导致超过80%放射性物质进入太平洋[20];事故发生3个月后,在距离福岛30~600km的海域的海洋生物体内发现了放射性Cs,且其含量是事故前的10~1 000倍[21]。据了解,海洋生物可快速富集放射性核素Cs,但其排出体外的生态半衰期(ecological half-life)较长,平均可达386 d[22]。同样地,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沿海捕获的蓝鳍金枪鱼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前后做了监测对比,结果显示事故后鱼体内放射性铯浓度增加包括134Cs含量达到(4.0±1.4)Bq·kg-1、137Cs为(6.3±1.5)Bq·kg-1,这从侧面反映了蓝鳍金枪鱼体内放射性Cs含量的快速增加应是源自日本福岛核事故泄露造成的[23]。此前,我国有关放射性铯的生物富集研究,更多的是集中于核素在水体环境的迁移、分布以及小部分在食物链的传递等方面。如蔡福龙等[9-10]研究者开展了大量海洋生物物种对于放射性铯的富集研究,其涉及的物种有扁藻、三角褐指藻、对虾、毛蚶、珍珠贝、梭子蟹、黑鲷、扇贝、悦目大眼蟹等藻类、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4种类型的海洋生物。由于137Cs和134Cs互为金属铯的同位素,其在同一生物如鱼类、甲壳类、大型藻、软体动物等类群的富集状况及生物富集因子数值上几乎是一致的,这一情况已运用在非人类物种辐射剂量/率估算软件ERICA(Environmental Risk from Ionizing Contaminants: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的实际计算中[24]。因此,表2归纳总结了文献记录的我国海洋生物物种对于主要的人工放射性铯的吸收及有效数据重新整理获得的富集系数。总体而言,海洋生物对于放射性核素137Cs、134Cs的富集没有显著差异,但不同生物种类间的富集差异性较大。当然,由于环境因素、核素浓度的不同,同一种类如扁藻的富集状况(1.01~13.17,均值6.95)也呈现明显的差异。在这四类生物中,尽管收集的文献中有效的数据资料和生物种类较少,但是甲壳类对放射性铯的总体富集能力相较其他三类强(P<0.05)。这一结果与福岛核事故发生后部分研究者关于日本海域海洋生物富集铯的状况类似,即在调查福岛事故后(2011年7月—2013年8月)核电周边海域内10个纲46个属的底栖生物中,甲壳类的软甲纲Malacostraca和环节动物的多毛纲Polychaeta是受137Cs影响最为重要的2个门类,分别达到33.19、35.40 Bq·kg-1-wet,而全部种类的137Cs均值为28.93 Bq·kg-1-wet[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