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南广河鱼类资源调查采样点信息》

《表1 南广河鱼类资源调查采样点信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长江上游支流南广河的鱼类多样性及资源现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次调查在南广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共设置28个采样点,其中,干流设置18个采样点(M1–M18),4条一级支流共设置10个采样点(T1–T10)(图1,表1),基本覆盖了南广河干、支流不同河段及生境。调查时间为2017年11月,2018年1、3、5、7、9月,每次调查持续约10 d。干流河段鱼类采集以雇请渔民在指定采样点放置刺网捕捞为主,地笼为辅。支流鱼类采集则以刺网、地笼捕捞为主,辅以小型背包式电鱼机捕捞(经渔业主管部门批准)。同时,走访渔民、沿河居民,以了解南广河历史上的鱼类种类组成及鱼类资源变化情况等。刺网网长主要为30 m、40 m、50 m,网高为1–2 m,网目大小主要为2 cm、3 cm、5 cm,每个采样点放置2张网,采样时间约为12 h;地笼规格为长10 m、宽0.30 m、高0.25 m,网目为5 mm,每个采样点放置4个,采样时间约12 h;电捕时逆河流方向在单程长约500 m的河段采样约45 min。采集到的样本参考《四川鱼类志》(丁瑞华,1994)、《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中卷)》(陈宜瑜,1998)、《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下卷)》(乐佩琦,2000)、《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鲇形目》(褚新洛等,1999)等进行鉴定,并测量全长(精确至1 mm)、体长(精确至1 mm)、体重(精确至0.01 g),统计个体数量。对现场难以确定种类的样本先拍照、测量,然后用10%的福尔马林或95%的乙醇浸泡固定,带回实验室进一步鉴定。鱼类种类的濒危等级依据《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蒋志刚等,2016),学名依据Kottelat(2013)和Fishbase(www.fishbas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