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南广河鱼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

《表2 南广河鱼类的相对重要性指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长江上游支流南广河的鱼类多样性及资源现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D:优势种;C:常见种;G:一般种;R:偶见种。

调查期间共采集鱼类14,666尾,总重量276.03kg。其中,IRI>1,000的优势种为宽鳍鱲(Zacco platypus)和鲤(Cyprinus carpio),其数量和重量占比之和分别达到18.29%和27.18%;IRI>100的常见种有鲫(Carassius auratu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切尾拟鲿(Tachysurus truncatus)等17种鱼类,其数量和重量占比之和分别达到66.97%和44.91%;IRI<10的偶见种有28种,其数量和重量占比之和仅为2.62%和9.20%(表2)。17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中有13种都为偶见种,长吻鮠(Tachysurus dumerili)、乌鳢(Channa argus)、白甲鱼(Onychostoma simum)、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岩原鲤和鲈鲤等中、小型经济鱼类也多为偶见种。渔获物中大多数个体的规格较小,如宽鳍鱲(7.27 g)、麦穗鱼(5.03 g)、高体鳑鲏(2.63 g)、切尾拟鲿(15.32 g)、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14.56 g)、瓦氏黄颡鱼(Tachysurus vachellii)(17.30 g)、唇?(Hemibarbus labeo)(36.11 g)和蛇鮈(Saurogobio dabryi)(13.46 g)等鱼类的平均体重均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