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北极海区部分研究生态系统的模型》

《表1 北极海区部分研究生态系统的模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北冰洋浮游生物空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的模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N、P、Si、Fe分别代表含氮、磷、硅、铁的无机营养盐;Phyto-p指浮游植物;Zoo-p指浮游动物;IA指冰藻;B、G、D分别代表细菌、游泳动物、有机碎屑;Chl-a指叶绿素;DIC指溶解无机碳;DOC指溶解有机碳;sPOC指小型颗粒有机碳;bPOC指大型颗粒有机碳;DON指溶解有机氮;DOP指

随着极地海区观测技术的提高,北冰洋新的现象与规律逐渐被发现,如冰下浮游植物水华[17–18]、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深度加深等[19]。然而冰下取样困难,仅依靠观测难以获得对浮游植物生长过程较为全面的认知,需结合生态系统模型进行补充。相较于北冰洋海洋–海冰模型的发展,国际上北冰洋生态系统模型的发展相对较晚。北冰洋初级生产力模型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挪威科学团队为主体对巴伦支海的总初级生产进行了模拟[20],此时生态模型为垂向1维模型,生物过程简单;进入21世纪后,该团队生态模型发展相对成熟,包含低营养级生态系统的各功能群[21–24]。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沃尔什(Walsh)小组是最早对白令海和楚科奇海展开生态模型研究的团队,该团队生态模型已由早期准2维模型[25]发展为现在包含营养盐–浮游植物–捕食者–碎屑–细菌–碳循环等相对复杂生态系统过程的3维模型[26–27]。近十几年来极区生态系统模型得到了普遍关注,加拿大研究团队的1维含冰藻生态模型[28–30]、挪威南森环境与遥感中心的NORWECOM[31]、英国南安普顿海洋中心的MEDUSA[14,32–33]、美国华盛顿大学的BIO-MAS[7,34–35]、美国阿拉斯加大学的LANL-UAF[36–37]、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五大湖研究实验室的PhEcoM[38–39]、法国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IPSL)研究所的PISCES[40]等与海洋–海冰耦合的生态系统模型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总体而言,模型水平与垂向分辨率在不断提高,所包含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也逐渐细致化,且根据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不同,模型间发展细节有差异(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