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多边联盟形成、演化与治理相关研究文献编码》

《附录:多边联盟形成、演化与治理相关研究文献编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多边联盟形成、演化与治理研究:述评与展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的多边联盟研究相对较少,仅有少数学者针对多边联盟展开了研究,如彭伟和符正平(2013)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对多边联盟的形成、演化和治理进行了研究;周杰(2017)构建了联盟能力影响多边联盟合作创新的研究框架;吴剑峰和吕振艳(2007)以资源依赖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依据,以产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实证背景分析了影响企业加入多边联盟的决定因素;罗超亮等(2018)则探讨了组群成员间的关系密度在不同情境下对组群成员组建多边联盟的影响。总体来看,这些研究成果重点关注了多边联盟的形成(彭伟和符正平,2013;吴剑峰和吕振艳,2007;罗超亮等,2018),多边联盟的演化、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中国文化强调长期导向,强调阴阳平衡,强调整体,能够将合作、竞争等不同情境进行整合处理(周杰等,2017),因而会对多边联盟的形成、演化、治理等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在强调长期导向的文化下,企业加入多边联盟的动因可能并非为了短期利益,还可能是为了与相关企业建立关系,以期未来获得回报,中国企业加入多边联盟的动因可能有其独特性。中国文化强调整体、强调阴阳平衡,这可能会影响多边联盟的形成,对于多边联盟的成员选择产生影响,也会对多边联盟成员间合作、竞争关系的平衡产生影响。中国人强调家族观念,人际关系中存在差序格局,强调将与他人的关系划分为家人、熟人和陌生人,关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事准则和互动方式,也可能会对多边联盟的形成、稳定性以及联盟成员间关系、结构演化等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针对中国情境下的多边联盟进行研究,考虑中国文化中的长期导向、阴阳平衡、中国式关系等对多边联盟形成、演化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形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多边联盟研究成果,以更好地指导中国本土企业的联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