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变量定义表:声誉积累优势还是绩效积累优势政府R&D补贴分配中“粘性”效应探究》

《表1 变量定义表:声誉积累优势还是绩效积累优势政府R&D补贴分配中“粘性”效应探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声誉积累优势还是绩效积累优势政府R&D补贴分配中“粘性”效应探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结果变量。文章进一步探究了政府R&D补贴“粘性”效应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目前相关文献对企业创新的测度主要集中在投入端和输出端等单一环节的影响,但仅仅对单一环节的探究并不能打开政府R&D补贴对企业创新影响的“黑箱”。本文选择基于创新链的视角分析政府R&D补贴“粘性”效应的影响。Crossan et al(2010)指出创新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既包括内在的创新构思也包括外在的创新利用,同时还包括创新在不同分析层面的绩效,即创新体现在不同的维度上,创新过程是复杂的,关于企业创新过程也有不同的视角的理解和定义,本文基于战略视角划分,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分为资源投入—战略行为—绩效产出。分别探究政府R&D补贴对企业创新3个维度的影响。其中企业的资源投入主要考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探究政府的持续性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激励效应。战略行为考察企业的技术获取战略,企业根据自身研发实力选择不同的技术获取方式,根据目前文献对企业技术战略获取行为的分类,可以分为内部研发、合作研发和引进购买,其中本文对合作研发根据不同的合作标的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分为基于科学的合作和基于市场的合作(Bogers et al,2010;Spanjol et al,2011)。基于科学的合作是指目标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等进行合作研发,进行偏向基础科学的研究。基于市场的合作是指目标企业与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消费者、以及行业中的竞争者通过合作研发(Vrande et al,2011;Sabine et al,2015),以此探究政府R&D补贴“粘性”效应对企业技术获取战略的激励效应。企业创新绩效,常见的创新绩效一般用发明专利和新产品产值来衡量,专利数代表的创新成果的产出绩效被使用较多,但是使用专利数来衡量企业创新绩效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是专利的申请要求比较高,不能反映出一些改良创新从而造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低估。其次,有些企业出于商业机密的考虑,不愿对创新产出申请专利,并且目前我国专利保护意识薄弱也使得企业的专利申请积极性不高。因此我们选择新产品产值来代理测量企业创新绩效。具体测度方式为新产品产值与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这一指标反映创新成果产业化之后的绩效,能够更全面的反映出企业的创新链,更加适合本文的研究问题。具体的变量定义表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