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测评结果十项因子分中≧2.0分的人数性别分布》

《表2 测评结果十项因子分中≧2.0分的人数性别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积极心理学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加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是当下需要解决的十分紧迫的任务。本研究基于为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或掌握研究生群体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更好的应对措施。首先,表1所的结论:研究生可能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等问题,样本有限需进一步扩大调查范围,通过建立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并定期检查。采用调查问卷和谈话的方式,摸清研究生群体的压力来源和释放压力的途径,以便于从事心理教育的工作者能及时有效的对有心理问题的研究生给予帮助。另一方面,从表2中十项因子分中≧2.0分的性别、人数、年级分布状况来看,研一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多地是表现在人际敏感因子上,而研二的学生则更多表现在强迫症、人际敏感、焦虑、抑郁等方面,加之男女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的因子也各有不同。所以,高校应当配备专门的心理服务工作队伍,这个队伍需要有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这种专业的心理队伍指导研究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排解。再次,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正确看待心理健康咨询。一方面,研究生应全面的认清自我,只有对自身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之后才会找到合适自身的方法进行心理调节。另一方面,正确看待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咨询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还处于成长阶段。从表3中可以看出,遇到了有心理问题困扰时,研究生首先找朋友和导师或者自己疏导,最后才会找到专业的心理老师寻求帮助。跟大多数人理解上的心理咨询是交流谈话不同,从心理学的专业的角度而言,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谈话内容的组织和使用都是以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理论和技术为严格依据的[7]。所以当研究生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心理健康问题时,应当及时的更加专业的向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