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国内近年米氏凯伦藻引发藻华事件》

《表2 国内近年米氏凯伦藻引发藻华事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近海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藻华发生概况、危害及其生态学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数据引自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国家海洋局,1998—2017)

我国较大规模的米氏凯伦藻赤潮首次发生于1998年的珠江口海域,该次赤潮给粤港两地的海水养殖业造成毁灭性打击,直接经济损失达3.5亿元(崔伟民等,2009)。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我国沿海共发生米氏凯伦藻赤潮近90余次,使沿海海产养殖业损失严重(Lu et al,2014)。如2001—2008年,福建沿海共发生米氏凯伦藻17次,经济损失达3140万元(许翠娅等,2010)。在我国,米氏凯伦藻赤潮已成为仅次于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nese)赤潮的第二大灾害性赤潮(林凤翱等,2010;Lu et al,2014;刘桂英等,2015)。仅2012年在我国浙江和福建海域就连续暴发12起米氏凯伦藻赤潮,导致大量养殖鲍鱼死亡,经济损失累计超过20亿元(陈宝红等,2015;国家海洋局,2016),创造了我国近海赤潮所致经济损失的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