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六价铬污染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Cr (Ⅵ) 含量》

《表2 六价铬污染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Cr (Ⅵ) 含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Mn(Ⅳ)对多硫化钙处理的铬污染土壤的Cr(Ⅵ)含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2显示了3个地区的铬污染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Cr(Ⅵ)污染水平。从土壤质地来看,YMS和BTS均为砂壤土,粒径0.05~2.00 mm的砂粒含量分别达到49.8%和65.2%(谱图数据未显示),而MYS以粒径0.002~0.050 mm的粉粒为主(高达84.8%),为典型的粉土,3种土壤均为有机质含量极低的贫瘠土壤。从pH来看,3种铬污染土壤均为碱性,其中BTS的碱性最大。根据Cr元素水相体系的pH-Eh图可知,Cr(Ⅵ)存在形式为CrO42-。除了YMS以外,MYS和BTS中的六价铬均以水溶性Cr(Ⅵ)为主,占Cr(Ⅵ)的比例分别达到90.2%和98.2%。而YMS的水溶性Cr(Ⅵ)仅占40.9%,说明YMS中的Cr(Ⅵ)可能主要以吸附态或是矿物形式存在,而MYS中Cr(Ⅵ)主要是吸附在颗粒表面,或者夹带在颗粒间隙,容易简单溶解在水中。经1.5倍理论计算的化学计量CaS4处理5 h后,3种土壤的Cr(Ⅵ)含量水平显著下降,CaS4对YMS、MYS和BTS的Cr(Ⅵ)即时还原稳定化效率分别达到98.9%、84.9%和96.4%,见图1。相比较而言,MYS的Cr(Ⅵ)污染程度最低,但CaS4的还原稳定化效果最差。从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来看,MYS主要是在粒径分布和阳离子交换容量(CEC)2个理化性质参数上与另外2种土壤差异较大,MYS主要以0.002~0.050 mm的粉粒为主,另外CEC最低(仅38 mmol/kg)。根据Lin等对美国11个污染场地的Cr污染土壤开展的调查[19],发现Cr(Ⅵ)含量随着粒径减小而增大,在<0.002 5 mm部分的Cr(Ⅵ)含量水平较之未进行粒径分级土壤的Cr(Ⅵ)含量高1~2个数量级,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小颗粒的比表面积更大,对Cr(Ⅵ)的吸附富集能力更强。另外一方面,MYS的CEC最低,证明可提供反应的H+也十分有限,因而削弱了CaS4还原Cr(Ⅵ)能力。局部较高的Cr(Ⅵ)含量水平和较低的H+供应水平共同造成了MYS经CaS4还原稳定化处理的效率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