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005-2015年主要土地利用转移图谱单元排序表》

《表3 2005-2015年主要土地利用转移图谱单元排序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沂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图谱特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05-2015年沂河流域土地利用转移图谱共有30类图谱单元发生了变化,总面积为2293.43 km2,较上一阶段扩张了1029.03 km2。将图谱单元按面积大小排序(表3),并计算其变化比率,其中16类图谱单元占变化面积的97.91%,空间分布范围进一步扩散(图2b)。其中,“耕地→建设用地”(编码15)图谱类型最为显著,空间分布密集区不再局限于兰山区,其余各县市城区周边均明显扩张,说明该阶段各县市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得到较快发展,从而加快了耕地非农化速度。其次为“耕地→林地”(编码12),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沂水县、沂南县和蒙阴县的交界地带,可归因于在退耕还林还果政策和比较利益驱动下,大面积的坡耕地、弃耕地转变为生态林和经济林。第三是“草地→耕地”(编码31),主要分布在沂源县、平邑县和费县。“耕地→草地”(编码13)图谱类型的面积也超过300 km2,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北部和西南部山区。2015年,研究区北部和西南部山区的极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较前两个时点明显减少,表明该阶段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对山区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但费县和平邑县南北两侧的山地仍然存在着较大面积的极强烈和剧烈侵蚀,因此今后还应继续加强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与上一阶段相比,该时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面积大幅增加,再次表明该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受人类活动的干扰更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