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五河地区朱顶—石门山断裂带样品Cu元素含量及浓度系数》

《表4 五河地区朱顶—石门山断裂带样品Cu元素含量及浓度系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五河地区朱顶—石门山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浓度系数=含量/克拉克值。

以下是对采自五河地区受朱顶—石门山断裂带控制的金矿区中的25个样品微量元素所做的聚类分析图(如图7),从图中可以看出,与Au相关性最为密切的元素是Ag、Pb、Zn、Cu、Bi。当距离系数为20时,可分为4个元素组,其中第一组:Au、Ag、Pb、Zn、Cu、Bi,该组反映出一个多金属矿化阶段,说明金矿化与铜矿化、铅锌银矿化密切共生。在该组中Pb元素的富集主要是与低温热液成矿作用有关[29],该类组合异常的出现是测区寻找Pb、Zn多金属矿床的重要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同时,通过样品中Cu含量的分析得出测区Cu含量异常偏高(如表4),且Cu与Au的相关性高达0.98,因此在有利构造部位Cu有富集成矿的可能。第二组:As、Mo、Sb、Co、Ni,该组中Mo为高温元素,且Mo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它与中酸性岩类具有一定的成矿专属性[17],说明区内后期中酸性岩浆岩发育,可能为Au、Cu等元素富集成矿提供了条件。同时该组中Co、Ni为热液元素组合,说明在有流体经过深部富Au围岩时,Au被萃取出来,沿断裂运移至地表。第三组:Nb、Ta,岩浆作用过程中Nb、Ta含量向着演化后期富集,大体上由超基性岩向酸性岩增加,此组的聚合可能与后期酸性侵入体有关[29-30]。第四组:Tl、Cr、Th、Be、Cs、Ga、Ge、In、Li、Rb、Sr、Ba,该组元素与Au的相关性数值较低或为负相关性,与Au的富集关连不大,划为单独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