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17年7月9日20时探空站各项指数》

《表1 2017年7月9日20时探空站各项指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一次副高边缘特大暴雨的成因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分析9日20时桂林、河池的T-Lnp图(图略)发现,暴雨发生前桂北地区湿层深厚,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7月9日08时桂林站对流有效位能CAPE为467J·kg-1,K指数为36℃,河池站对流有效位能CAPE为1219.4J·kg-1,K指数为36℃;到9日20时(表1),桂林站及河池站CAPE分别增加到1351.9J·kg-1,1316.9J·kg-1,K指数都增加到了37℃,说明在暴雨发生前不稳定能量有个急剧积蓄的过程;桂林站850~700hPa风速达到了12m·s-1,说明中低层存在较强的低空急流,有利于水汽和热量向暴雨区输送。从上述热力条件分析发现,暴雨发生前有不稳定能量的积累,中低层存在较强的低空急流,低的抬升凝结高度表明的抬升条件要求较低,稍微有一点触发条件就可以产生对流,零度层高度为5.5km左右,暖云层较深厚。另外从两个站的平衡高度来看,桂林、河池站分别为131.7hPa、114.8hPa,高的平衡高度表明对流能伸展到较高的高度。而且整层高湿的环境降低了蒸发率,有利于出现范围较大的降水。较厚的暖云层、深厚的湿层及较大的CAPE值都十分有利于强降水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