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服用量兴奋作用累计值建模及数据处理结果》

《表2 不同服用量兴奋作用累计值建模及数据处理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槟榔等四种兴奋剂不同服用量的兴奋作用比较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R2是决定系数,反映两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愈接近1,相关性愈好;F代表方差,反映数学模型的拟合偏差,数值愈大,表明数学模型的拟合偏差愈小,准确度愈高;P代表显著性水平,愈小愈显著,一般P值应<0.05。

(1) 为获得槟榔等五组样品低、高服用量兴奋作用速度参数,采用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累积值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图(见图3、图4),由图3、图4可知,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累积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连续型变量,可建立两变量间的数学表达式,即数学方程式(或数学模型),故采用DPSv7.05版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参数(R2、F、P)的判断找出最接近的数学模型(数学表达式或数学方程式),数学方程线性化后自变量的系数(即方程中的斜率)即为五组样品低、高服用量兴奋作用速度参数K,将低、高服用量后2min的指标数值代入各自对应的数学模型中,计算各自小鼠自主活动次数Y2min,采用两变量间的剩余误差(也称为模型误差)计算95%置信区间(误差区间),即可知各组低、高服用量2min时兴奋作用(小鼠自主活动次数)Y2min的差别,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