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国内部分湖泊、河流氨氮扩散通量比较》

《表3 国内部分湖泊、河流氨氮扩散通量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干挖法清淤对南汉垸内沟渠沉积物中氮形态和氨氮扩散通量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研究表明[6,29],南汉垸内沟渠氨氮扩散通量高于东、西、南洞庭,湖内上覆水氨氮、总氮浓度分别为0.84、2.45 mg·L-1,低于垸内沟渠。入湖口氨氮污染严重,从入湖口到中心湖区氨氮浓度降低。这与洞庭湖为过水性湖泊有关,湖水不断更新、交换,水体营养物质滞留少[6]。如表3所示,垸内沟渠在清淤36个月后养鸭场、养猪场区域氨氮扩散通量高于国内部分河流、湖泊,其中太湖、滇池氨氮扩散通量大,这与各自湖泊特点以及周边环境有关。太湖作为浅水湖泊,界面营养盐交换可能受到上覆水中风浪、湖流及生物扰动等的影响[30]。滇池福保湾部分区域常年受周边环境污染,底泥具强还原性,间隙水氨氮含量高,提高了氨氮向上覆水释放的危险[31]。内源污染与外源输入都是河湖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4],受周边环境影响,洞庭湖水质下降且富营养化日益严重,应控制外源污染的输入[7]。南汉垸内沟渠作为流入洞庭湖的污染源,较高的氨氮扩散通量会加剧沟渠水质的恶化,进而可能加快洞庭湖富营养化进程,建议将湖区周围养殖场部分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