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2003~2016年农业劳动生产率及相关指标》

《表4 2003~2016年农业劳动生产率及相关指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和劳动生产率估算》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住户调查年鉴》。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升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第一,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从而留在农村、农业中的劳动力比例逐渐降低。表4(下页)给出了2008~2016年各年度农民工数量(1),可以看出,2016年全国农民工数量达到了28 171万人,是2008年的1.25倍。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给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留出了空间。第二,2003~2016年,综合农业机械化率和农业机械总动力都呈增加趋势(2),主要原因是从2004年起国家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民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购买农业机械,国家财政予以一定比例或额度的补贴。从综合农业机械化率来看,2016年达到了65%,比2003年高出一倍多,而小麦、稻谷、玉米三大主粮作物的农业机械化率都超过了80%,这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得益于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推行,2003年以来,初中文化水平以上农村人口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到2016年达到了79.8%。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的提高,为新技术采纳以及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甚至我们也可以说,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提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最重要因素。第四,农业生物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作物单产大幅度增加。仅以粮食为例,1978~2016年,单位面积产量从168公斤/亩提高到363公斤/亩,后者是前者的2.16倍。第五,21世纪以来,各种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出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使农业增加值总量迅速提高。2016年,全国农业增加值达到了65 967.9亿元,是2003年的3.4倍。这无疑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