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碳纤维对刚果红染料各时间段的去除率》

《表2 碳纤维对刚果红染料各时间段的去除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碳源多孔碳纤维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选择刚果红作为模型污染物,研究碳纤维的吸附行为。图5给出了吸附时间(t)与吸附刚果红质量(qt)在70 h内的吸附关系曲线。可以发现,在10 h内吸附量有一个较大的飞跃,随后吸附量趋于稳定。PVA基碳纤维表现出最低的吸附量(70 h吸附量为231 g/kg)和吸附速率,这是该类碳纤维比表面积小及其表面孔结构所致,气孔的凝胶排阻效应和孔隙堵塞效应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由于PAN基表面有大量的中微孔,使其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70 h吸附量为560.2 g/kg)和吸附速率。将图5与图3c相结合可见,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样品具有较高的刚果红吸附容量。从表2可见各时间点碳纤维对有机刚果红染料的吸附去除情况。PAN基碳纤维的染料去除效果最高达到了55.6%,而且在各时间段内的去除量均比其他材料的大;PVA基碳纤维材料在10 h后去除效果减弱很多,可能是因为碳纤维表面的吸附位点都被刚果红覆盖而难以进一步吸附;PVP基碳纤维的情况也是这样的。对PVA、PVP和PAN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高分子纤维材料的结构差异导致不同碳纤维材料的孔径、孔容以及比表面积等的不同,从而使其对刚果红有机染料吸附效率较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