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流域沉积物的主要理化性质》

《表1 不同流域沉积物的主要理化性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闽江上游溪流沉积物有机磷空间分布及其环境意义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1可知,3个流域的沉积物均呈现出弱酸性特点,其pH均值从小到大分别为建溪、富屯溪、沙溪,但建溪沉积物的p H值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建溪、富屯溪及沙溪3个流域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74%、1.32%和1.69%,富屯溪沉积物中较低,而在沙溪和建溪沉积物中相对较高,这可能与建溪与沙溪流域有较多外源污染输入有关.SiO2含量在3个流域沉积物中均属最高,而Mn O2含量为最低,5个常量元素中Ca和Mg的空间变化较大,Fe次之,这与不同流域的土壤类型有关[16].建溪、富屯溪沉积物及沙溪沉积物中的总氮(TN)和总磷(TP)平均含量分别为2 081.50、1 872.63、2 060.92 mg·kg-1和624.68、472.76、515.06mg·kg-1,由此可见,建溪和沙溪沉积物的营养元素含量相对富屯溪较高,会影响到中下游的水质状况[17],含量较高的原因可能是建溪和沙溪流域附近外来污染源较多,如居民生活污水、养殖业及农业用地的施肥等[18].C/N在某些程度上反映了营养盐来源[19],建溪、富屯溪、沙溪沉积物的C/N比分别在9.6~30.5、9.6~24.3、12.5~27.3且均值分别为16.9(>10)、7.9(<10)、8.5(<10),表明建溪沉积物有机质受陆源物质与水生生物残体的共同影响,另外富屯溪和沙溪沉积物的有机质主要来自水生生物残体[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