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方法对三峡水库内源磷负荷的估算结果》

《表2 不同方法对三峡水库内源磷负荷的估算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三峡水库蓄水至175 m后干流沉积物磷蓄积特征及释放潜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有研究表明沉积物中的磷随着埋藏时间增长(随深度加深),不同形态磷含量变化显著,其中表层0~4 cm是磷形态转化最为强烈的区域,而当沉积物达到一定深度时活性较强的磷则因沉积物的矿化成岩作用而减少,钙磷等稳定性较强的磷含量逐渐增加,最终所有形态磷的含量趋于稳定[19].本研究也发现各断面沉积物在0~4cm各形态磷变化较大,而在16~20 cm则较为稳定.三峡水库干流沉积物中可与上覆水发生交换的Bio-P相对含量为2.78%~7.05%,这高于牛凤霞等[37]在同一时期进行的三峡水库沉积物秋末冬初的磷释放通量估算结果,但与尹真真[38]对三峡库区2015年总磷污染负荷的估算结果较为一致(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