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PEEK的νC=O的二维红外光谱》

《表3 PEEK的νC=O的二维红外光谱》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聚醚醚酮的红外光谱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Ф(ν1,ν2)代表同步二维红外光谱,表示在两个独立波数处(ν1和ν2)测得的光谱强度随时间动态变化的相似性。当发生在ν1和ν2处的动态变化完全一致时,Ф(ν1,ν2)达到最大值;当两个动态变化正交时,它的值为0;当两个动态变化完全相反时,它达到最小值 (负的最大值

波数为1 630~1 680 cm-1,从图5可以看出:PEEK在(1 647 cm-1,1 652 cm-1),(1 652 cm-1,1 655 cm-1) 处发现两个相对强度较大的交叉峰。这进一步证明PEEK的νC=O的红外吸收频率包括1 647,1 652,1 655 cm-1,相关的二维红外光谱数据见表3。根据文献报道[7-8],1 655 cm-1处为非晶区PEEK的νC=O的红外吸收模式(νC=O-amorphpus),1 652 cm-1处为晶区PEEK的νC=O红外吸收模式(νC=O-crystal)。通过研究PEEK变温去卷积红外光谱可以断定,1 647 cm-1处对应的红外吸收峰,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新产生的红外吸收峰,且未见相关文献报道。通过进一步研究PEEK的二维红外光谱发现:只在(1 647 cm-1,1 652 cm-1),(1 652 cm-1,1 655 cm-1) 处发现了相对强度较大的异步交叉峰。可以推测,1 647 cm-1处吸收峰应该是加热过程中的PEEK中间态的νC=O(νC=O-amorphpus/crystal)对应的红外吸收模式,是晶区及非晶区结构混合形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