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不同城市规模城市数据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

《表4 不同城市规模城市数据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结构调整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为t估计量;***表示p<0.01,**表示p<0.05,*表示p<0.1。

根据上文分析,本文按照各城市的市辖区年末人口数将城市进行规模划分,同样以2014年为基准选取其他年份样本。其中特大城市(500万以上)13个、大城市(100万-500万)127个、中等城市(50万-100万)98个,小城市(50万以下)39个。从数据来看,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中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了明显的增加。本文同样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别对不同规模的城市进行估计,检验结果见表4。表4的估计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存在明显的城市规模差异,专业化对中、小城市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对大城市的经济增长效应为负,但不显著,对于特大城市显著为负。多样化发展模式对小城市的经济增长显著为负,对中等规模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为正,且系数逐步增大。这也验证了假设和(1)部分整体层面的分析,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模式的经济增长效应逐渐增强,从专业化向多样化的调整会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增长效应的发挥。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来讲,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对中等规模以上城市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对小城市的经济增长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产业结构高级化仅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具有明显的经济增长效应,对于小城市的经济增长效应为负。结合前文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对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基本上位于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化时期或者后工业化时期,多样化生产模式可以强化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经济活动空间的多样化集聚,使得厂商能通过“集聚效应”带来的分享、学习和匹配机会获得规模报酬或者效率改善,这种显著的结构调整优势使得大城市面临大规模工业化扩张放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要素投入-产出的协调,进一步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城市化向高级阶段演进,从产业结构调整中进一步获得经济增长效应。对于中等规模城市,随着大城市产业的转移,生产性服务业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多样化发展模式都有效提升了经济增长,城市结构的合理化也对转型期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城市而言,小城市的产业结构相对滞后、层次偏低,基本上位于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化时期,盲目推进结构的服务化或者生产性服务业的多样化发展,一方面会破坏工业化的“结构性增速”进程,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产业结构与要素结构的“结构性失衡”,抑制本区域的经济发展。从空间滞后项来看,中等规模城市专业化效应显示了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显示了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