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人口城镇化随机效应与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表3 人口城镇化随机效应与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城镇化对我国中部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来自湖南14地州市的经验证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水平上显著;括号中的数字为标准误;为节省篇幅,时间趋势变量、地区虚拟变量和常数项都没有报告;以下表4同

表3报告了(5)-(6)式中,人口城镇化背景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决定方程结果。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接受固定效应(FE)和随机效应(RE)无差异的原假设,随机效应模型(Re)不能被拒绝,表3中的RE和FE的估计结果基本相似。另外,Wald检验或F检验都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从表3的人均粮食产量视角来看,人口城镇化水平上升1%,人均粮食产量将上升0.97个百分点,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将增加0.22个百分点。播种面积上升1%,人均粮食产量将增加0.73个百分点,人口城镇化并没有制约当前的粮食生产。这一方面得益于人口城镇化加速了粮食生产资源的相对集中,提高了粮食的规模生产效应,另一方面也得利于农业科技进步促长了粮食单产水平,使得人均粮食产量整体提升,这与肖卫(2013)得出的尽管农村劳动力持续向现代非农部门转移,但并没妨碍粮食增产的结论相符。从各变量的t值显著性来看,粮食单产的提高,在能提高人均粮食产量效应明显的同时,对人均播种面积也起着负向作用;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对提高人均粮食产量起着正向作用。另外,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机耕面积、农村用电量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