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Bushveld、Kollismaa和Skaergaard层状基性侵入体中钛磁铁矿元素含量 (wt%) 与V3和V4+比例 (%)》

《表2 Bushveld、Kollismaa和Skaergaard层状基性侵入体中钛磁铁矿元素含量 (wt%) 与V3和V4+比例 (%)》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矿物——成矿与找矿》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由XANES评估(见正文);表中斜体为标准差;Bushveld:M4、M6、M1和M5

Balan et al.(2006)用同步辐射X射线近边结构谱计算了Bushveld,Kollismaa和Skaergaard层状基性侵入体中含V钛磁铁矿(Fe3-xTixO4)中元素含量(%),结果表明,V主要以V3+和少量V4+存在,最富V的样品(V2O3达2.4%)含有近10%的V4+(表2)。含V钛磁铁矿中V3+和V4+占据尖晶石结构中八面体位置,由于V4+的磁铁矿/熔体分配系数低,表明V矿石是在特定的氧化条件下结晶的。V3+对磁铁矿有高相容性,是磁铁矿中主要阳离子(Acosta-Góngora et al.,2014),因此,V在磁铁矿中含量的降低指示了氧逸度增加。Carew(2004)研究了昆士兰Ernest Henry矿床,从早期钠质到晚期钾质蚀变过程中,磁铁矿的V含量出现亏损,并伴有Cu-Au矿化,反映了成矿流体的氧逸度随时间而增加。在加拿大西北地区,古元古代与IOCG型矿床蚀变和成矿类似的NICO矿床(Au-Co-Bi-Cu-W)磁铁矿中,从NImag2到NImag3出现V的逐渐亏损,这记录了系统中氧逸度的增加(AcostaGóngora et al.,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