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利页1井不同重结晶作用发育程度岩心样品的常量元素含量对比》

《表1 利页1井不同重结晶作用发育程度岩心样品的常量元素含量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东营凹陷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泥页岩成岩演化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重结晶作用主要发育在富有机质泥页岩中,其成因与干酪根生烃和油气初次运移有着密切关系。生油过程中生成的有机酸溶蚀泥页岩中的碳酸盐矿物形成饱和碳酸盐流体,随着生烃作用的进行,泥页岩层系中地层压力不断积聚,当达到岩层的破裂强度时,流体压力封存箱边缘发生破裂泄压,导致幕式排烃作用的发生。在幕式排烃过程中,部分碳酸盐矿物溶蚀产物被带出流体压力封存箱。随着封存箱内流体压力释放,碳酸盐矿物重新沉淀、结晶生长(图3c—3f)。在这个过程中,由于MgCO3和MnCO3的溶解度比CaCO3大[24],故与Ca2+相比,Mg2+和Mn2+更容易随超压流体迁移到封存箱外,通过对利页1井重结晶作用不发育和相对发育的岩心样品进行元素分析,发现重结晶作用不发育样品的Mg/Ca和Mn/Ca值分别是重结晶作用相对发育样品的3~6和5~20倍(表1)。碳酸盐矿物晶体颗粒的生长可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矿物颗粒呈近似等轴粒状,碳酸盐层呈断续纹层状,且单层厚度较小,为35~100μm,呈夹层状分布在富有机质层中(图3c);第2阶段矿物颗粒呈纤维柱状,且连接成层,单层厚度为285~400μm(图3d);第3阶段多个碳酸盐层叠置发育,其间夹薄层富有机质黏土层,且在碳酸盐矿物结晶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但仍能保持整体连续性,仅部分发生微错断(图3e);第4阶段碳酸盐矿物表现出粗大的纤维状结晶结构,富有机质层在碳酸盐矿物结晶力作用下普遍发生错断,呈碎片状分散在碳酸盐层中(图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