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淡水恢复区的底栖生物特征》

《表2 不同淡水恢复区的底栖生物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生态修复效果的系统评估及对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a.主要来自文献[18-19,27];b.主要来自文献[20-22];*单位为g·kg-1;**单位为g·m-2.

表2为3个恢复区的底栖生物特征调查结果.从底栖生物丰富度指标上,R2002和R2010这2个恢复区均大于各自对应的对照区;但从生物量上位于黄河口南区的R2002和R2006均小于对应的潮间带对照区R01,这可能与潮间带对照区的主要底栖生物以伍式厚蟹(Helice wuana)、日本大眼蟹(Macrophthalmus japonicus)、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等生物量较大的动物为主[27],而淡水沼泽的大型底栖动物主要以各种昆虫的幼虫为主有关.位于黄河口北区的R2010则与之相反,在北区的R2010大型底栖生物主要由多毛纲(Polychaetes)、软体动物门(Mollusca)、甲壳亚门(Crustacea)、昆虫纲(Insecta)组成,而潮间带R02主要有软体动物门(Mollusca)和昆虫纲(Insecta)组成,因此从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上均高于潮间带.3个恢复区中,除了R2006外,生物多样性与相应对照区无显著差异,这一点与杨泽华等[40]的监测结果不一致.杨泽华等[40]调查了盐沼植物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植物生境的底栖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等多样性指数比裸地生境的结果高.可能归结于R2002和R2010研究区中采样区域以淡水植被芦苇为优势物种,植被类型较为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