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损伤模型评价指标Tab.3 Evaluating Indicators of Damage Models》

《表3 损伤模型评价指标Tab.3 Evaluating Indicators of Damage Models》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墩柱损伤指数计算方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各模型特征损伤状态平均值所对应变异系数均较大。Wang-Shah模型在混凝土保护层轻微压碎、混凝土显著剥落时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124%和112%;Rahnama-Krawinkler模型在纵筋屈曲状态下损伤指数的变异系数达到164%;在混凝土压碎状态下变异系数最小的是文献[22]提出的模型,为44.2%;在混凝土显著剥落损伤状态下变异系数最小的是Kratzig模型,为39%;在纵筋屈曲状态下Kratzig模型变异系数最小,为18.6%。产生较大变异系数的原因在于:(1)数据库中给出的是用于损伤模型计算的确定位移值,实际损伤状态对应的是一个定性区间,从而导致损伤指数出现较大的变异系数;(2)数据库中没有给出各损伤阶段起始和终止时的确定指标,实际上这也是损伤状态量化的难点;(3)统计发现,即使是参数相同的试件,在相同特征损伤状态下对应的损伤指数计算结果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损伤状态对加固决策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从表3还可以看出,当到达极限状态时,大部分模型变异系数有一定幅度的降低,原因是极限状态定义相对明确,损伤指数计算值与实际损伤值能够更好地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