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研究区次降雨特征:复合指纹法分析红壤区强度开发小流域泥沙来源》

《表1 研究区次降雨特征:复合指纹法分析红壤区强度开发小流域泥沙来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复合指纹法分析红壤区强度开发小流域泥沙来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图1可知,该流域附近土地利用分布主要由茶园、林地、采矿用地、耕地组成。由于当地种茶历史悠久,茶园长期受人为耕作、施肥扰动,林地面积广布,矿区人为地下采掘和地表植被破坏,耕地季节性耕作等都极易造成地表土体侵蚀,故将茶园、林地、矿区及耕地4种土地利用类型设为潜在泥沙源,并进行泥沙源地土壤样品采集。采集过程中主要采用多点混合方法[7],首先利用不锈钢铲去掉表土层枯枝落叶,并采集0—2cm土样放置于编织袋[5],去除石块等大块杂质、混匀,四分法取1kg装入样品袋。共计采样62个,其中耕地13个、林地21个、矿区8个、茶园20个。泥沙样品采集主要选择在降雨后2天进行,其包括利用小平铲采集拦水坝附近3处平缓河段表层2cm泥沙样和利用活塞式柱状底泥采样器[13]采集拦水坝河床顶层2cm沉积物[12],混合为1个泥沙样品。由于该区降雨以锋面雨和台风雨为主,其中锋面降雨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小,而台风雨呈现降雨强度大、且多大暴雨特点,具体降雨情况见表1,故本研究泥沙采集时间定为2017年锋面雨季(4—6,10—12月)和台风雨季(7—9月),泥沙采集点位置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