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银行部门市场化与僵尸企业出清:出清方式》

《表6:银行部门市场化与僵尸企业出清:出清方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银行部门市场化、信贷配置与僵尸企业出清》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前文验证了银行部门市场化改革与僵尸企业出清的基本关系:即银行部门市场化显著降低了产业层面僵尸企业比重,实现了僵尸企业市场出清。然而,僵尸企业市场出清究竟是借助退出还是“复活”的方式得以实现,我们不得而知。为此,本部分区分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形式以加深对其的理解。对于僵尸企业出清状态的确认,参考Disney等(2003)的做法,认定如果企业在第t期前均被识别为僵尸企业,第t+1期及之后均不存在(被识别为非僵尸企业),则确认僵尸企业在第t期退出市场(“复活”)。据此得到僵尸企业退出和“复活”的哑变量:Exit和Resur。进一步,通过产业层面退出(“复活”)僵尸企业所占全部僵尸企业比重构造僵尸企业退出及“复活”的测度指标:Exit_C和Resur_C。回归结果见表6。结果表明,Bankmarket×EFD与Exit_C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与Resur_C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这意味着银行部门信贷配置方式的转变显著促进了僵尸企业“复活”,但阻碍了僵尸企业退出市场。对此,我们给予以下两方面的解释:一方面,僵尸企业的存续掩盖了银行的不良贷款,如若僵尸企业大规模破产退出,会引致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因此,市场化改革后银行部门基于风险防范与资金安全的角度考虑会更倾向于以“温和”的方式处置僵尸企业,实现其非僵尸化。另一方面,为稳定就业、避免社会动荡,地方政府大多会选择改制重组或其他方式使其存续,因此表现为僵尸企业退出比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