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福建省1985-2001年主要年份封山育林和成林抚育作业面积》

《表3 福建省1985-2001年主要年份封山育林和成林抚育作业面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数据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发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单位:千公顷

在农业系统的综合开发中,习近平夸赞了一些地方开创的“绿色工程”,即“依托荒山、荒坡、荒地、荒滩,发展开发性立体种植业,实行集约经营,专业协作”[4]185。这实际上已经是现代化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方向。1995年,习近平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非常注重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指出“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5],把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并在封山育林和成林抚育作业上均取得了比较理想的业绩(见表3 (1)) 。从表3可以得出,除了1998年封山育林面积略低于上一年外,福建省封山育林和成林抚育作业在20世纪90年代总体呈稳步增长的趋势。在治理污染的投资及设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上,习近平高度重视和亲自抓管,使福建省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从1999年的74个上升到2003年的118个,但治理污染投资从1999年的8.39亿元降至2003年的1.25亿元(见图2 (2)) 。这一升一降表明,习近平所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与现实实践实现了有机契合,理论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指引作用,其科学性也得到了部分证明。此外,2000年,习近平强调要用法律和制度来建设生态,指出“健全和完善环保体制,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标准”[6]是生态建设的不二选择,并明确而又形象地说,“法律是耕地的‘保护神’”[7]。这就在宣传教育的“软”指标上加上了“硬”规定。可见,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法律制度的维护和治理,同样,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法治,特别是培养人们的生态法治意识,这对于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