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先共析渗碳体界面形核珠光体内铁素体片层、珠光体内渗碳体片层、先共析渗碳体以及奥氏体基体间不同的位向关系EBSD测量结果》

《表4 先共析渗碳体界面形核珠光体内铁素体片层、珠光体内渗碳体片层、先共析渗碳体以及奥氏体基体间不同的位向关系EBSD测量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先共析渗碳体上形核的珠光体晶体学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考察测试结果的统计性意义,本工作应用EBSD针对650℃热处理72 h的样品共测量了14个形核于先共析渗碳体界面的珠光体团和团簇内各部分晶体学信息,测量结果汇总在表4中。No.1~No.9为珠光体形核于魏氏渗碳体,No.10~No.14为珠光体形核于晶界渗碳体。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珠光体团内渗碳体与铁素体保持可重复的某种位向关系。测试表明,先共析渗碳体(包括魏氏渗碳体和晶界渗碳体)与奥氏体之间的位向关系往往保持常见的F-E[30]和Pitsch[29]位向关系,也观察到新的可重复位向关系(New OR)[39]。从表4中可见,大多数珠光体内铁素体形成具有择优自由,这表现在铁素体与所在奥氏体或晶界背面奥氏体之间的位向关系往往接近K-S[26]位向关系(表4中如果偏离角<5°表达为K-S,如果偏离角>5°同时<15°表达为Near K-S),特别是对于同一个珠光体团簇内的不同区域,例如No.8、No.9、No.12~No.14的珠光体团簇包含若干晶体学取向不同的珠光体团,不同珠光体团内铁素体与奥氏体之间的位向关系都接近K-S[26]位向关系,不同位置可以出现铁素体与奥氏体之间K-S[26]位向关系的不同变体,从而导致了不同的珠光体内两相的位向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珠光体片层间取向差异。珠光体内铁素体和先共析渗碳体之间可以保持特定位向关系也可以是未见报道的(或称随机的)。相反,表4中数据反映珠光体中渗碳体与魏氏渗碳体之间无明显关系,没有观察到可以连续的情况,珠光体内渗碳体与奥氏体之间的位向关系往往是未见报道的(可能是随机的)。上述分析可以基本排除魏氏渗碳体作为领先相外延生长的情况,虽然魏氏渗碳体为珠光体提供了异质形核位置,但是珠光体的晶体学取向主要受作为领先相的铁素体与奥氏体之间界面择优的支配,有的情况下(例如No.8中的一个珠光体团),铁素体与魏氏渗碳体具有择优位向关系,而与奥氏体之间偏离已知的择优位向关系,但铁素体作为领先相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依附于魏氏渗碳体形核的个别珠光体内铁素体与奥氏体的位向关系也出现完全偏离了K-S[26]位向关系的情况,此时铁素体取向可能由于受生长后期铁素体影响导致取向严重偏离形核的择优位向关系或者存在未知择优位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