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胤”字避讳情况:武汉大学图书馆藏通志堂《读史方舆纪要》版本考》

《表1“胤”字避讳情况:武汉大学图书馆藏通志堂《读史方舆纪要》版本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武汉大学图书馆藏通志堂《读史方舆纪要》版本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出处中的数字和字母分别代表:卷数·页数·正反面(A为正面、B为反面),下文亦如此。

再谈“胤”字。表1显示,一方面,刻本“胤”字共出现16次,其中,不缺笔者8次,缺笔者8次,两者比例为1:1。另一方面,关于“胤”字批校共出现4次,不缺笔者2次,缺笔者2次,两者比例亦为1:1。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两点进行说明。一是据雍正三年上谕:“朕临御以来,屡降谕旨,凡与御名声音相同字样,不必回避。近见各省地名,以音同而改易者颇多”[7]1055。可知,至少在雍正三年以前,臣民在实际用字过程中,与御名音同之字皆不惜回避,遑论“胤禛”二字,自当回避无疑。然则上述“胤”字原刻不缺末笔与批校出全字者,皆应发生在康熙一朝。换言之,假设此本刊于雍正年间,则举凡“胤”字皆应作“”,而绝不可能出现缺笔与不缺兼存,或者原刻“”,朱笔批校却改作“胤”这两种情况。二是从表上述数据显示,“胤”、“”二字,在写版者与批校者这两个同时且又相对独立的群体之中,庶几以相等频率出现。这一现象似乎表明,“”为俗体而非讳字。因宋太祖名匡胤,故两宋刊本“胤”字缺笔作“”。由于刻本的规范用字作用,遂使元明以降,“”字相沿成习,其性质也由讳字变为俗字。因此,便出现上述“胤”“”并行的现象。从帝讳所反映的事实来看,可以推断“通本《纪要》”应刊于康熙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