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数学符号表:自适应RaptorQ编码改进配电网LTE通信的可靠性》

《表1 数学符号表:自适应RaptorQ编码改进配电网LTE通信的可靠性》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自适应RaptorQ编码改进配电网LTE通信的可靠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最新喷泉编码技术主要包括Reed-Solomon、LT(Luby Transform)、Raptor和RQ等[7],其中RQ是目前编码效率最好的编码方法。这些编码可在受到干扰时能够容忍一定程度的信道损失或数据包丢失[4]。同时,高通公司(Qualcomm)也提出商用化的RQ编解码芯片[8];然而,RQ编码策略参量未针对配电网控制业务低码率的特性,LTE无线信道自身无法依据信道受干扰程度,来动态调整RQ编码策略参量,实现低延迟的可靠通信。一些工作应用了RQ编码技术来提高通信可靠性。首先,Cui等人[9]提出FMTCP技术,研究了无线网中基于Raptor编码下多径TCP的服务质量保障机制,基于不同路径上TCP拥塞控制参数动态调整不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量,每条路径上通过RQ进行编码;然而,FMTCP未解决延迟受限下的RQ冗余编码长度动态调整机制,当发生噪声干扰时,每条TCP路径上的数据传输质量仍然较低。随后,Kwon等人提出采用RQ编码来修正在多个无线网络中视频流传输的信道错误问题,其中RQ编码参量根据RQ编码时间复杂度进行动态以最大化视频流的吞吐量[10],视频流可允许数据包发生少量的丢失。同时Kwon等人[11]也提出低能耗针对多无线网接入的RQ编码参量调整方法,然而配网需传输三遥等关键性数据,区别在于配电网的数据流吞吐量小、丢包率要求高且剩余带宽较大,对信道可靠性的要求更高,这些工作未考虑数据丢包率最小化问题,并且配电网终端接入仅有单个无线网,均未考虑端到端的带宽和延迟受限最小化数据丢包率的问题。然后,Kucera等人[12]针对远端3D图形渲染等高带宽和低延迟需求的应用,分析了LTE环境下FEC能够进一步降低数据包重排序的冗余代价实现低延迟的通信,未解决适配信道质量变化的RQ编码冗余编码长度调节问题。此外,曹震等人[13]提出两级FEC编码技术来实现RS纠错码等对于连续丢包的恢复性能较差的问题,然而两级FEC编码长度不可变且恢复性能低于RQ编码,未针对配电网的传输速率低的特性进行优化。张奎力等人[14]提出LTE混合自动重传方案,改进了吞吐量和重传次数,然而未针对配电网无线通信的流量特性以及丢包率和延迟要求来优化FEC的信道带宽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