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分年份3类企业观测值比较 (2000~2006年)》

《表1 分年份3类企业观测值比较 (2000~2006年)》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出口模式与企业加成率效应研究:基于中国企业层面数据的理论与实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内数据均为对应年份该类企业占比。“直接/间接”表示两类企业数量之比,表2同。

(1) 不同年份各类型企业观测值比较。表1汇报了不同年份不出口、直接和间接出口企业的观测值。在删去加工贸易企业样本后本文的总体样本量为1 327 521,其中不出口、直接和间接出口企业观测值分别占比为73.05%、11.79%和15.16%,这表明出口企业占总体比例较小,其中出口样本中间接出口企业略多,这反映出3类企业不同的生产率进入门槛,符合理论模型中关于3类企业生产率排序的结果(Ahn等,2011)。分年份来看,不出口和间接出口企业在2000年比例最高(75.08%和16.45%),直接出口企业在2000年比例最低(8.47%)。加入WTO(2001年)之后,出口企业比重略有上升,其中2004年出口企业占比达28.60%,较2000年增长3.68个百分点。直接出口比例呈现出增长趋势,其中2004年最高(14.01%),2006年相比基期(2000年)增长了4.98个百分点。间接出口企业占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05年除外),2006年较基期下降了3.15个百分点。从最后1列看,直接和间接出口企业观测值之比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中2006年达到最高值(101.07%),直接出口企业观测值样本期内首次超过间接出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