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中国陆相三叠纪生物地层序列框架a)》

《表3 中国陆相三叠纪生物地层序列框架a)》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三叠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 根据杨遵仪等(2000)和周志炎等(2000)等综合修改和补充 (详见正文介绍)

中国三叠纪陆生植物受二叠纪末大灭绝影响,直到中三叠世初期都比较稀少,尤其是早三叠世的高温事件(Sun Y等,2012),广大内陆地区大范围发育红层,化石记录更加零星.中国南方这一时期主体为海相沉积,唯在康滇古陆东缘滨临海相沉积区保存有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过渡层)直到三叠纪最早期的AnnalepisPeltaspermum植物组合(Yu等,2015),往上只在海南的早三叠世晚期岭文组中含有Neuropteridium-Voltzia-Albertia植物组合(周志炎和厉宝贤,1979).中三叠世的植物化石主要来自海陆交互相的巴东组研究,周统顺和周惠琴(1985)总结为一个Annalepis zeilleri-Neocalamites merianii植物组合;而孙革等(1995)将其划分为两个植物组合,即Pleuromeia-Annalepis组合和Annalepis-Scytophyllum组合.中国北方内陆地区早-中三叠世虽然化石分布零星,但地层序列还基本可以建立起来,唯早三叠世初期目前还是空白.早三叠世直到中三叠世早期的特色陆生植物为Pleuromeia-Voltzia植物群,可分为3个组合(见表3).中三叠世晚期以后直到晚三叠世,中国植物化石比较丰富,且古地理和气候分区渐趋明显.华北和西北地区为内陆温湿气候条件下的Danaeopsis-Symopteris(=Bernoulia)植物群(常称为D-B植物群),而华南和滨太平洋的东北地区为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Dictyophyllum-Clathropteris植物群(常称为D-C植物群).这一时期植物群的地理分异强,但时间分带性并不十分显著.根据孙革等(1995),中国南方上三叠统划分为3个组合带(见表3).中国北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鄂尔多斯盆地的“延长群”,其中下部的“铜川组植物群”被认为具有中三叠世的典型特色,因此被划分出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80).晚三叠世的延长组植物群则一般难以做进一步划分.邓胜徽和厉大亮(1998)还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大部分地区的延长组并未到达三叠纪最末期,仅在西部的六盘山等少数地区有三叠纪最晚期的沉积,并建立NeoannulariaNeocalamites植物组合,代表中国北方三叠系最高的植物化石组合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