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我国隐存种研究论文总体研究方向概况a)》

《表1 我国隐存种研究论文总体研究方向概况a)》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从隐存种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现状与展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 该分类系统与物种2000中国节点(Species 2000 China Node,http://www.sp2000.org.cn/)一致,部分分类阶元暂无中文名.根据目前的统计来看国内隐存种研究大致可分为4个方向(表1):“区域物种多样性评估”方向主要以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估及物种分类为重点.“濒危物种保护”方

我们将全球隐存种研究中国内发表论文单独进行统计(图2,表1).从图1与2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我国隐存种研究起步相比国外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于2008年开始开展国际生命条形码相关工作,整体上推动了中国该研究方向的工作进程.同时,从图2可以看出,中国隐存种研究早期以单分子基因片段为主,2009年后整体研究快速增长,尤以多基因手段研究发展迅猛,这与分子系统学研究及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如前所述,多基因的使用使隐存种的界定更加客观,以此为基础深入开展物种演化研究的结果将会更加可靠[67].在二代测序技术的推动下,国内基于基因组数据涉及隐存种的研究开始于2009年左右,不同类群差异较大(除昆虫14篇,两栖类1篇,鱼类1篇,双壳纲1篇,纤毛动物3篇,单子叶植物纲1篇以外,其他类群均未涉及二代测序技术,详见网络版附件1),这主要与不同类群的基因组大小和复杂程度有关.昆虫纲物种基因组普遍较小,组装难度较低,截至目前为止有1345种昆虫的基因组大小得到估计[72],仅有5%的基因组大于4 Gb以上.而诸如两栖类这样大部分物种的基因组较大且重复序列较多的复杂类群[73],目前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全基因数据很难较大规模使用到隐存种研究中,简化基因组是目前情况下较为可行的手段[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