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选定重金属离子的内在物化性质》

《表2 选定重金属离子的内在物化性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膦酸化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材料对Eu(Ⅲ)的富集性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如图8(a)所示,一价的K+离子对GO-CS-P吸附Eu(III)没有明显的竞争效应.相反地,二价的Ca2+和Mg2+离子轻微地抑制了GO-CS-P对Eu(III)的去除.一般来说,Eu(III)在GO-CS-P上的吸附驱动力可以概括为:(1)静电吸引作用;(2)表面络合作用.根据以前的研究[49],磷相关的活性组分在电解质-磷脂界面对二价阳离子能够表现出一定的滞留能力.另外,阳离子和含磷基团形成的络合物表现为弱电解质,因此金属离子不能通过表面水合作用(脱盐透析)被解吸下来.在我们的竞争吸附实验中,溶液中Ca2+和Mg2+的浓度(0.0 1 m o l/L)远高于E u(I I I)的初始浓度(5.0×10-5mol/L).因此,我们可以推测这两种二价阳离子将优先扩散到GO-CS-P表面附近的双电层中[50,51],从而导致固体表面负电荷的屏蔽及表面电势的增加.由于静电吸引力的降低,Eu(III)在GO-CS-P表面的附着变得更为困难.相对于碱土金属离子,三价的Al3+离子更为显著地抑制了GO-CS-P对Eu(III)的去除.与Na+、K+、Mg2+和Ca2+离子相比,Al3+离子具有更高的价态和更小的离子半径,因而与GO-CS-P之间的络合作用也相对更强[39,40,51].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用于结合Eu(III)的表面官能团数量将因Al3+离子的竞争作用而明显变少.同时,大量存在的Al3+离子也会影响GO-CS-P的表面电性,进而抑制Eu(III)与带电位点间的络合作用[52].从图8(b)中可以看出,GO-CS-P对Eu(III)的去除性能几乎不受共存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其原因可归结为Eu(III)本身具有较高的价态、较大的电荷密度、较强的电负性(electronegativity)(表2) 以及与GO-CS-P之间更高的亲和力[53~57].值得注意的是,GO-CS-P对Cu(II)的吸附率明显高于Co(II)、Cd(II)、Sr(II)和Ni(II)等离子,这一实验现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加以解释:(1)Cu(II)的电负性(electronegativity)和电子亲和力(electron affinity)均高于Co(II)、Cd(II)、Sr(II)和Ni(II)(表2) [53~55];(2)GO-CS-P复合材料中的氨基(–NH2)基团对Cu(II)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络合性能[58,59].相应地,GO-CS-P材料在吸附了一定量的Cu(II)之后,由于电荷排斥以及空间位阻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对Eu(III)的去除能力略有降低.考虑到Eu(III)本身的价态优势及其与GO-CS-P表面活性位点之间的强亲和力,整体上其吸附率受共存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