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02—2015年赤潮发现次数及面积变化趋势1)》

《表2 2002—2015年赤潮发现次数及面积变化趋势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Mann-Kendall法的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 —表示无明显变化趋势。

《公报》中关于赤潮数据的发布始于2002年,因此赤潮发现次数和面积统计时期为2002—2015年。由图2可以看出,我国赤潮发现次数和面积总体呈振荡下降趋势。总体而言,东海赤潮发现次数和面积均高于其他海区,渤海、黄海、南海赤潮发现次数和面积相当。我国管辖海域赤潮发现次数及面积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见表2。Mann-Kendall法的检验结果表明,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赤潮发现次数均呈下降趋势,东海和南海赤潮发现面积呈下降趋势,渤海和黄海的赤潮发现面积变化趋势不明显。东海赤潮发现次数和面积变化趋势均通过α=0.01显著性检验,下降趋势显著。可见我国近海赤潮情况有所改善,东海的改善尤为明显。赤潮被列为世界近海三大污染问题之一,赤潮的发生受温度、营养盐、地理环境、水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等全球尺度的气候事件也会干扰赤潮爆发[15]。我国赤潮发现次数和面积下降趋势明显,但2008年黄海海域爆发大规模绿潮,2009年起进行连续绿潮灾害监测发现,绿潮最大分布面积介于19 610~58 000km2,平均为40 467km2,且近5年绿潮最大分布面积持续升高。绿潮藻吸收营养盐的能力很强,与其他藻类、海草和浮游生物相比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16]。虽然绿潮与赤潮爆发的驱动机制和关联仍不清楚,但绿潮的爆发会影响海域的营养盐分布,与赤潮发生具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