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01—2015年不同水质等级海域面积变化趋势1)》

《表1 2001—2015年不同水质等级海域面积变化趋势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Mann-Kendall法的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 *、**和***分别表示在α=0.10、0.05和0.01水平上显著,表2至表4同。

根据《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将我国管辖海域环境质量划分为不同水质等级,分别为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和劣四类,基于监测结果按不同水质等级进行面积统计。由图1可以看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不同水质等级海域面积呈振荡变化。总体而言,未达第一类标准的海域中,第二类、第三类海域占比较高,第四类、劣四类海域占比较低。劣四类海域中,东海面积最大,其次是黄海,渤海、南海面积相当。表1为不同水质等级海域面积变化趋势分析结果。Mann-Kendall法的检验结果表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劣四类海域面积均呈上升趋势,且渤海劣四类海域面积变化趋势通过α=0.01显著性检验;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第二类海域面积均呈下降趋势。总体而言,我国管辖近海海域中,第二类海域面积呈下降趋势,第三类、第四类、劣四类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第四类海域面积上升趋势显著,通过α=0.05显著性检验。第一类海域主要分布在深远海,其面积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可见我国近海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仍未得到遏制,河流入海污染物监测结果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海洋污染物来源广泛,包括陆地排放、海上排放、大气沉降、海洋底质释放,其中陆地排放是最重要的污染源。目前入海污染物排放量监测主要针对陆地排放,且主要为点源(排污口、入海河流),但陆地面源排放和海上排放也不容忽视,近海海域污染源的监测和研究仍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