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废水中DOM的3D-EEM峰位和强度》

《表2 废水中DOM的3D-EEM峰位和强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腈纶污水处理厂污染物转化规律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代表未检出。

对进水、一级生化出水和二级生化出水中的DOM进行3D-EEM测定,得到等高线图,其荧光峰的位置以及荧光强度(IF)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进水DOM主要有两类特征荧光吸收峰,分别在311/370 nm和245/370 nm处,代表可见光区类富里酸荧光峰和含氮的类蛋白质类荧光蜂,这表明进水中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大分子结构物质和含氮有机物。经生化处理后,311/370 nm处的峰强减弱,且位置发生红移,而245/370 nm处的特征峰则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在365/436 nm、245/434 nm和229/302 nm处呈现出较强的荧光峰,分别代表类腐殖酸荧光峰、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峰和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进水中类蛋白质荧光峰消失表明含氮的腈类物质发生了氨化反应,大部分有机氮转变为无机氮和胺基;大分子的可见光区类富里酸荧光峰强度减弱,是因为经生化反应后部分此类物质的结构向类腐殖酸荧光物质、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物质转化,这也是生化出水在280~340 nm紫外吸光度显著高于进水的原因。此外,生化反应是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过程,必然导致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浓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