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电化学阻抗谱拟合结果 (0.3~0.9V) Tab.2 Fitting results of EI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0.3~0.9V》

《表2 电化学阻抗谱拟合结果 (0.3~0.9V) Tab.2 Fitting results of EI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0.3~0.9V》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S22053不锈钢在6%FeCl_3溶液中的点蚀行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曹楚南[2]指出,在钝化区间,金属表面同时进行钝化膜的生成(使钝化膜增厚)和溶解(使钝化膜减薄)。由表2可见:在0.3~0.6V电位区间,常相位角元件Qm1的电容值随电位的升高而减小,电荷转移电阻Rt1随电位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该区间电位较低,钝化膜生成占主导,其厚度随电位的升高而增加,且随着电位的升高,Qm1和Rt1减小和增加的趋势减缓,说明随电位的升高,钝化膜生成的主导作用削弱。在0.6~0.9V电位区间,常相位角元件Qm1的电容值和电荷转移电阻Rt1的变化趋势正好与在0.3~0.6V电位区间的相反,这是因为该区间电位稍高,钝化膜溶解占主导,其厚度随电位的升高而减小,且随着电位的升高,Qm1和Rt1分别增大和减小的趋势加剧,说明随电位的升高,钝化膜溶解的主导作用增强。常相位角元件系数nm1在较低电位区间(0.3~0.5V)基本保持不变,在较高电位区间(0.6~0.9V),随电位的升高逐渐降低(越来越偏离1),主要是因为电位较低时,钝化膜溶解速率低,钝化膜结构完整,随着电位的升高,钝化膜溶解速率高,且不均匀减薄,尤其是薄弱区域,导致nm1越来越偏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