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第50次循环试验时三种不锈钢电化学阻抗谱的拟合结果Tab.2 Fitted results of EIS for three stainless steels at the 50th cycl

《表2 第50次循环试验时三种不锈钢电化学阻抗谱的拟合结果Tab.2 Fitted results of EIS for three stainless steels at the 50th cycl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低铬铁素体不锈钢在消声器冷凝液中的腐蚀行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氧化试验时不锈钢表面形成氧化膜或微弱贫铬区;浸泡试验时氧化膜在冷凝液中发生溶解并形成腐蚀产物或钝化膜,随着这两个过程循环进行,局部腐蚀坑不断在试样表面形成并生长。不锈钢表面氧化膜的保护性能和微弱贫铬区对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有重要的影响。与425NT和439M不锈钢相比,4 09M不锈钢的铬含量较低,试样表面的产物膜中缺陷更多,Rf很小,仅5.8Ω·cm2,保护性能差,容易被冷凝液中的侵蚀性离子穿透并破坏,使得金属基体发生点蚀。在第50次循环时,三种不锈钢均发生了明显的点蚀,这时电荷转移电阻主要体现了点蚀坑内的腐蚀阻力。三种不锈钢的电荷转移电阻差别较大,随着铬含量的升高,不锈钢的电荷转移电阻明显增大,即腐蚀阻力增大。这主要是因为铬含量升高既可降低氧化引起的贫铬效应,又可增强不锈钢在冷凝液中的钝化性能[5,10]。因此,低铬不锈钢409M的腐蚀电位更低、点蚀坑的数量更多且深度更深,而铬含量14%以上的两种中铬铁素体不锈钢在冷凝液中的耐点蚀性能明显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