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4种金属陶瓷的实测密度和相对密度》

《表3 4种金属陶瓷的实测密度和相对密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无金属粘结相TiCN基金属陶瓷在NaOH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3所示为4种金属陶瓷材料在浓度为0.1 mol/L的NaOH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表4所列为通过电化学工作站自带软件拟合所得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对应的主要参数。其中Ecorr为自腐蚀电位,Jcorr为自腐蚀电流密度,Jp为维钝电流密度。自腐蚀电位Ecorr表示失去电子的相对难易程度,电位值越负,材料被腐蚀的热力学倾向越大。由表4可知,C4,C7,C7T和C7M的自腐蚀电位分别是–0.343,–0.345,–0.355和–0.386 V。从热力学腐蚀倾向性评价,C7M相比其它3种金属陶瓷更容易被腐蚀。尽管如此,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是由其腐蚀动力学因子Jcorr决定的,Jcorr与材料的耐腐蚀性呈负相关关系。由表4可知,C7的Jcorr值相对C4,C7T和C7M的Jcorr值降低幅度分别为59%,36%和45%,4种金属陶瓷材料的耐腐性能排序为:C7>C7T>C7M>C4。在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中,既存在热力学数据与动力学数据规律一致的现象,也存在热力学数据与动力学数据规律不一致的现象[10,19]。维钝电流密度Jp是材料在伪钝化区的腐蚀电流密度,与生成的钝化膜在腐蚀介质中的腐蚀速度呈正相关关系。根据表4所列Jp的变化规律可知,伪钝化过程中形成的腐蚀产物对材料的保护效果排序为:C7>C7T>C7M>C4,与动力学数据反映的材料耐腐蚀性能排序一致,C7的Jp相对C4,C7T和C7M的Jp降低幅度分别为50%,20%和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