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000~2014年夏季45个月建设用地相关数据表》

《表3 2000~2014年夏季45个月建设用地相关数据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改进TVP模型下探究建设用地对南宁CO_2分布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00~2014年夏季45个月建设用地的分类情况导入Fragstats 4中,得到各个月份建设用地规模、聚集度和形态的相应指数。通过借鉴原有TVP模型计算[10],可以得到45个月的碳浓度分布情况,通过研究区域的限定,统计出区域内CO2的平均浓度,见表3。但是这些数据中包含了数据缺失的月份和一些碳浓度较少的月份,这些月份中建设用地碳排量较低或缺失,不能体现高碳城市的特点,故在统计分析中只纳入数据完整且碳排量相对较高的月份。根据研究区平均CO2浓度大小,45个月平均分为三类,每类15个月,定义为高碳月、中碳月和低碳月,只将高碳月的建设用地分布和对应平均CO2含量计入统计分析中。将研究区平均碳浓度和对应的建设用地景观指数代入SPSS 11.0中研究平均CO2浓度和建设用地的相关关系(correlation analysis),再将高碳月的平均碳浓度和对应的景观指数代入多元线性回归中,通过比较标准化系数(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的Beta值,得到研究区建设用地的规模、形态和聚集度对CO2平均浓度的影响关系,并得到本土化的TVP模型,即Nanning-TVP模型。将模型与GOSAT观测值进行比较,修正得到最后的Nanning-TVP模型。以南宁2010~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为未来规划的依据,对截取城市总体规划中涉及研究区的部分进行图形矢量化,将总体规划中的各类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分布。再将转化后的总体规划图代入Fragstatis中得到建设用地对应的景观指数,将对应的景观指数反代入Nanning-TVP模型中,按照最新版的南宁市总体规划方案成果,预测出研究区2020年可能达到的平均碳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