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商誉及商誉减值情况》

《表2 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商誉及商誉减值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探讨:预期导向还是经济后果导向》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国泰安CSMAR数据库。

2017年,A股中确认商誉的公司从2012年的1183家增至1951家,超过半数的A股上市公司存在商誉资产,总额已超1.3万亿元。如此大额的商誉,其后续计量也将对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经营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然而现实是上市公司对于商誉减值测试过于随意,普遍存在“选择性计提”的现象,较多公司并未进行合理的商誉减值测试,也没有充分披露商誉减值测试情况,还有部分公司依靠业绩承诺操纵性计提减值,或选择延迟或一次性计提商誉减值。以前文提及的坚瑞沃能(300116)为例,2016年其高溢价收购沃特玛后两年未对公司巨额商誉计提减值,2018年4月却以未达业绩承诺为由一次性全额计提46.12亿元商誉减值。表2列示了我国上市公司中大额商誉资产减值情况,反映了商誉减值计提不充分的现象,超半数的公司存在商誉资产,然而商誉减值的计提比例至今不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