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保护渣技术的研究情况》

《表1 保护渣技术的研究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连铸保护渣开发状况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连铸工艺诞生初期,浇铸方式为敞开式[1],浇铸过程中没有连铸保护渣,坯壳与结晶器间的润滑、传热及对金属液面的保护是通过加入菜籽油来完成的。随着连铸坯钢种的增多和拉速的提高,对铸坯的质量和结晶器的使用寿命有了更高的要求,菜籽油已经不能满足连铸的发展需要,主要体现在结晶器铜板与坯壳之间的传热不好,热流波动大,使铸坯坯壳厚度不均,导致铸坯纵裂发生率升高;随着拉速的提高,菜籽油润滑作用降低,铸坯与结晶器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使结晶器寿命大幅降低。为了适应连铸技术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开发出了连铸保护渣。最初是用火力发电厂的烟灰掺入熔剂制成,其主要成分为粉煤灰[2-4]。这种保护渣的热损失比植物油更少,从而为降低钢水过热度创造了良好条件,能够有效提高铸坯质量。研究还发现,可将粉煤灰与石灰石和苏打灰、萤石等混合成一种可再利用的物质替代菜籽油,逐渐成为一种人工合成的保护渣,之后各国对连铸保护渣技术都进行了广泛研究,见表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