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由不同格点降水数据确定的区域旱涝等级》

《表3 由不同格点降水数据确定的区域旱涝等级》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6套格点数据中洞庭湖流域旱涝特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如表3所示,洞庭湖流域旱涝年际变化明显。在1979—2015年,流域共出现涝年12年,其中重涝2年(1980和2002年),大涝2年(1982和1994年),偏涝8年(1983、1993、1998、1999、2010、2012、2014和2015年)。这些典型涝年和偏涝年份在不同资料中均有提及[26–31]。流域共出现旱年12年,其中重旱1年,为2011年;大旱2年,为1985、2003年;偏旱9年,为1979、1984、1986、1988、1992、2001、2005、2007和2009年。这些典型旱年和偏旱年份在文献[3,32–35]也均有提及。这表明,采用Z指数作为划分单站旱涝指标比较合理,由区域旱涝指数确定的旱涝等级与洞庭湖流域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能客观地反映区域的旱涝状态。此外,洞庭湖流域旱涝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表现为1980—1989年旱年稍多,占40%;1990—1999年涝年稍多,占40%;2000—2009年以旱年为主,比例为50%;2010以来偏涝年份占2/3。1980—1989年CRU和PREC/L数据中旱年为50%,CFSR数据中涝年占50%,其他格点数据中正常年份较多;1990—1999年CFSR和ERA–Interim数据中涝年比例分别为60%和80%,PREC/L数据中旱涝年比例与CMD中相同,CRU数据中涝年占40%,其他均为正常年份,CMAP和GPCP数据中涝年比例较CMD中小;2000—2009年,CFSR中旱年比例为60%,ERA–Interim和GPCP数据中旱年比例与CMD中的相同,其他格点数据中旱年比例较CMD中的小;2010—2015年,CMAP中旱涝年比例与CMD中的相同,ERA–Interim和PREC/L数据中涝年为50%,其他格点数据中涝年比例与CMD中的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