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洞庭盆地及周缘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

《表1 洞庭盆地及周缘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洞庭盆地安乡凹陷下更新统层序地层及其对构造活动的响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第四纪洞庭盆地及周缘不同地区地壳升降运动特征存在差异,导致第四纪地层厚度、层序、出露情况等存在显著的横向变化[19]。第四纪洞庭盆地由澧县凹陷、临澧凹陷、太阳山(次级)隆起、安乡凹陷、赤山(次级)隆起、沅江凹陷等次级构造单元组成(图1),西、南、东三面分别为武陵隆起、雪峰隆起和幕阜山隆起,北为江汉盆地。洞庭盆地与江汉盆地在西段相接,东段以华容(次级)隆起相隔[20]。隆起区地势一般显著高于相邻的凹陷区,前者多为低山丘陵与岗状平原,后者多为波状平原与低平原。第四纪洞庭盆地隆-凹构造格局及各次级凹陷的构造活动主要受第四纪正断裂或挤压凹陷体制控制,盆地中心总体为沉降,而周缘隆起区及盆地内部的局部隆起总体为抬升,上述运动差异使凹陷内部和周缘抬升区(包括赤山隆起)的第四纪沉积作用及地层发育状况具显著差异。抬升区第四纪地层主要分布于洞庭盆地周缘丘岗、山地,多有天然或人工第四系露头剖面,并常见前第四纪基岩或基座出露;地层厚度一般不大,各时代沉积常组成基座阶地、埋藏阶地或镶嵌阶地;成因类型以冲积和冲洪积为主,次为残坡积,局部山麓或沟谷发育洪积,横向上分布不均匀,且变化较大。凹陷区第四纪地层主要分布于全新世湖冲积平原及部分盆缘低缓丘岗区,一般无露头剖面和基岩出露,仅依靠第四纪钻孔资料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凹陷区不同时代地层在垂向上自下而上叠置,地层厚度较大[19]。根据研究区地层发育情况,以前人资料[20-22]为基础,结合本次最新调查成果和进展,分别建立了洞庭盆地覆盖区(或凹陷区)和露头区(或抬升区)地层系统,地层划分对比情况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