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琉璃厂各时期开办书肆数量》

《表2 琉璃厂各时期开办书肆数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冀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以北京琉璃厂旧书业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据孙殿起《琉璃厂书肆三记》整理。

当时琉璃厂的著名书肆,如韩文斋、富晋书社、松筠阁、邃雅斋、来薰阁、藻玉堂等几乎都是由河北书商经营的。其中,韩文斋创办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历70年之久,至1956年合于中国书店,是当时琉璃厂最古老的书店;创办于民国元年(1912年)的来薰阁,逐渐发展成为当时北京最大的古旧书店,并在上海、台湾等地开有分店,其经理陈济川被称为“北京私营古旧书业的代表”“琉璃厂旧书业领军者”。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50年代初期。1958年4月,公私合营,北京的古旧书店均合并到中国书店。但由河北书商经营的来薰阁、松筠阁、邃雅斋、韩文斋(存在至1980年代)等著名老字号被保留,作为中国书店的门市部仍照旧营业,并一直传承至今,成为琉璃厂文化街的标志。故全国旧书业耆宿、中国书店郭纪森先生提出“是河北人奠定了北京琉璃厂的基础,或说是河北人打造了北京的琉璃厂[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邹爱莲则提出“早年支撑着琉璃厂的是河北人,他们为琉璃厂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7]。诚然,琉璃厂与河北人,特别是冀南人缘分甚深。揆诸历史,在琉璃厂文化街的著名行业中,除了早期古旧书业,江西人在清前期曾一度居于主流地位,但终难敌后来居上的河北书商。如上述近百年来的古旧书业,几乎被河北书商所包办。“经营古玩业、南纸、裱画、帖套、乐器制作业的,也几乎全部是河北人。20世纪上半叶打入琉璃厂的新书业,除各店的经理、账房是浙江人外,大量学徒、伙计也还是河北人。新书业的老一辈浙江人逐渐凋零后,接掌经理的还是河北人”[5]66。所以,郭纪森提出“河北人打造了北京琉璃厂”的观点,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也是令人信服的。其观点已被学术界接受,并成为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