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基于文献分析的黄瓜果实基本特征的一致性QTL分析(9930v2.0)》

《表1 基于文献分析的黄瓜果实基本特征的一致性QTL分析(9930v2.0)》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黄瓜果实形态建成的遗传及分子基础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果实形状、大小及单果质量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调控过程,涉及到果实生长起始到子房呈现(the fruit growth initiation-ovary)、子房发育到商品成熟(ovary-immature fruit)和商品成熟到生理成熟(immature fruit-mature fruit)等不同阶段。因此,推测不同发育阶段可能有不同的基因位点参与其形成。Weng等(2015)利用果实基本特征存在差异的北美型黄瓜‘GY14’和华北型黄瓜‘9930’构建的自交系及测交系鉴定了控制果实大小的22个QTL位点,涉及子房长度(ovary length,OvL)、子房横径(ovary diameter,OvD)、商品瓜长度(FL)、商品瓜横径(FD)、生理成熟瓜长度(mature fruit length,MFL)和生理成熟瓜横径(mature fruit diameter,MFD)等性状,并将OvL、OvD、FL、FD、MFL及MFD的QTL位点统称为果实大小(CsFS)位点(Pan et al.,2020)。其中,FS1.1位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果实的长度,而FS1.2、FS2.1和FS2.2主要参与果实横径的发育,FS3.2和FS3.3主要调控果实的伸长,FS5.2则主要对果形指数建成发挥作用(Pan et al.,2017a)。尽管Weng等(2015)鉴定了诸多OvL QTL位点,只能解释约40%的果长变异效应,暗示果实大小还应有其他位点控制。本文中对2008—2019年关于黄瓜果形、果实大小及单果质量QTL定位的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发现已定位的有OvL位点6个、OvD位点2个、FL位点32个、FD位点21个、MFL位点29个,MFD位点23个。另外还有研究者定位了7个子房形状指数OSI位点(ovary shape index,OSI)、12个商品瓜果型指数FSI位点、11个生理成熟瓜果型指数MFSI位点(mature fruit shape index,MFSI)、5个商品瓜单果质量FW位点、15个生理成熟瓜单果质量MFW位点(mature fruit weight,MFW)(Yuan et al.,2008;程周超等,2010;苗晗等,2011;Qi et al.,2013;王敏等,2014;Wei et al.,2014;Bo et al.,2015;Zhu et al.,2016;Pan et al.,2017a,2017b;Shimomura et al.,2017;Wang et al.,2017b;Zhao et al.,2019)。在上述163个位点中,不同研究者将同一性状的QTL定位在某一区段,其区段相互重叠率较高的QTL被称为共有/一致性QTL(consensus QTL)。例如,Bo等(2015)所报道的FL1.1位点与Wei等(2014,2016)、Weng等(2015)和Shimomura等(2017)所报道的FL1.1位点均位于1号染色体(Chr1,9930V2.0)8 967 256~16 862 635、16 841 066~17 119 674、5 676 229~13 666 643、8 146 471~17 030 810区段。其共有区段为8 967 256~13 666 643及其附近,该位点为FL1.1一致性位点。迄今,通过对OvL、OvD、FL、FD、MFL及MFD等CsFS性状的调控基因定位已挖掘到19个共性QTL位点。此外在单果质量CsFW(包括FW、MFW)以及果形CsFSI位点(包括OSI、FSI及MFSI)定位中也发现与其他性状存在共有区段的各10个(表1),这些共有区段非均匀分布于黄瓜7条染色体中。